蕭望之,西漢東海蘭陵(今山東蒼山西南)人。漢宣帝時,歷任左馮翊,大鴻臚、御史大夫、太子太傅等官,為官清正剛直。《漢書》讚其「有輔佐之能,近古社稷臣也。」 漢元帝時遭宦官陷害,被迫飲鳩自殺,歿後勳蹟編入《漢書》列傳,百姓立廟崇祀;在泉州富美宮,傳說:蕭太傅為人至孝,母親晚年不良於行,他造一座小車,前由公羊牽引,自己在後推車,經常載母親出外遊玩。後來,泉州富美宮有放公羊的習俗,任由公羊走到那裡,吃到那裡,於是有句歇後語:「後富美羊公走到哪裡吃到哪裡」。儘管閩南王爺信仰,派別支系相當複雜,泉州富美宮始終取得閩南王爺廟總部的地位,並且保有海神與瘟神雙重神格。清末泉州人常集結漁團遠赴馬祖列島海域捕漁,久而在橋仔村一帶落腳,至今北竿島上還留駐不少的閩南族裔。光緒年間,由泉州人後裔周吓蒙,自泉州富美宮分香並且將扛乩的文化,傳入北竿,發展至今有百餘年的歷史。



本文出自: https://voiceofmatsu.tw/%E5%B0%AC%E4%B9%A9%EF%BC%8C%E7%99%BE%E5%B9%B4%E5%82%B3%E7%B5%B1%E5%BE%9E%E5%


文章標籤

colleeam4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熱門文章 最新上線 推薦
繼續閱讀
文章標籤

colleeam4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古至今二千五百年來,大多數的禪修者都在四禪八定中下功夫,鮮少有人能真正實踐佛陀「獨一靜處、專精禪思」的教法,【正思惟禪修中心】整理《阿含經》中,與止觀禪修有關的經文,在修道次第上以「內正思惟」為主,與傳統修世間定的教法截然不同。
本中心所開設的﹝阿含心要﹞,完全不同於南北傳對《尼柯耶》與《阿含》的理解,而是以八正道「慧→戒→定」的修道次第修學,這裏的「正定」是透過慧學「獨一靜處、專精禪思」而得,以此教法貫通《阿含》深義,是本課程與眾不同的精髄所在。
若說﹝阿含心要﹞是解門,那麼﹝阿含止觀禪﹞則是行門,而解行是並重、相輔相成的,在《阿含經》中,止是安那般那,觀是毘婆奢那,禪則是禪那、也就是「正思惟」,目前佛教界大多只教導止觀,沒有人教導如何「禪思」,本中心開設﹝阿含止觀禪﹞,教導學人如何「獨一靜處、專精禪思」,回歸佛陀真實的教法。
預計104年9月開課,詳見﹝阿含止觀禪﹞網站http://www.agama-zen.com.tw,聯絡人:張濬紘0905066490,地點:高雄市鼓山區美術東六街258號2樓,課表如下:
正思惟禪修中心
課程名稱時段
阿含心要A每週日14:00〜16:00
阿含心要B每週三19:00〜21:00

文章標籤

colleeam4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